
這種難以捉摸的烏賊在攻擊時會用它們巨大的光團使獵物眩暈和迷失方向。(圖片來源:uux.cn/UWA/Inkfish)
(神秘的地球uux.cn)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Elise Poore Harry Baker):罕見的新鏡頭顯示,世界上最難以捉摸的魷魚物種之一在深海襲擊水下攝像機時,上演了令人眼花繚亂的生物發光表演。
Minderoo基金會和西澳大利亞大學深海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使用一台自由降落的誘餌相機捕捉到了這場罕見的遭遇,該相機降落在薩摩亞北部深水區薩摩亞通道附近的海裏,發生在太平洋表麵下3281英尺(1000米)處。
當他們發現這種稀有生物時,該團隊正在進行一次研究巡航,記錄海洋最深處——哈達爾帶的多樣性。
視頻中的動物是達納章魚(Taningia danae),它是章魚科的一員,以遠洋魚類、甲殼類動物和其他魷魚為食。
章魚科的魷魚有八條手臂,這就是為什麽它們被稱為章魚魷魚的原因。幼年時,除了手臂外,它們還有兩條長長的拖尾觸須,但隨著魷魚的成熟,這些觸須就會消失。
這個物種的成員以其巨大的體型而聞名。根據2003年的一項研究,有史以來最長的個體是一隻7.5英尺長(2.3米)的雌性。根據華盛頓大學的一份聲明,新視頻中的這個人大約有2.5英尺(75厘米)長。
在視頻中,這隻烏賊突然從黑暗中出現,衝向攝像機,用手臂將其吞沒,然後迅速逃離。在抓住相機前不久,烏賊在兩隻手臂的尖端展示了一對明亮的發光器官,稱為光團。
研究人員在聲明中寫道,這種物種的光團是動物界同類中最大的。但科學家們很少看到烏賊的生物光在行動中被使用。
UWA的海洋地質學家兼附屬研究員Heather Stewart在聲明中說:“當我們查看錄像時,我們意識到我們捕捉到了一些非常罕見的東西。”。“我認為我們非常幸運地目睹了這一幕。”
研究人員認為,烏賊的光泳有助於它們在深海黑暗的水域中眩暈獵物,並可能與同一物種的其他個體交流。根據2017年的一項研究,這些烏賊可以通過控製覆蓋其發光器官的眼瞼狀膜來改變閃光模式。

Taningia danae擁有動物界最大的光囊器官。(圖片來源:uux.cn/UWA/Inkfish)
斯圖爾特說,在視頻中,這隻烏賊“假設自己是獵物,就降落在我們的相機上,並試圖用巨大的生物發光前燈嚇它一跳”。
總的來說,研究人員對這種物種的行為知之甚少,因為T. danae很少活著。
UWA深海研究中心主任Alan Jamieson在聲明中表示:“許多關於該物種的記錄來自擱淺、意外副漁獲物或鯨魚的胃內容物。”。
根據2007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大約19年前,研究人員使用類似的攝像係統才首次發現活著的T. danae。從那以後,人們隻看到過幾次還活著這種魷魚。
Jamieson在聲明中說:“對這些神奇動物的現場觀察非常罕見,這使得每一次相遇都有助於收集有關地理位置、深度和行為的信息。”。